9月22日,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與廣州市第十六中學簽署科學教育合作協議,“越秀農林地區少年科學院”“越秀農林地區青少年科學教育研究實踐中心”同時揭牌,這標志著廣州市首個科學教育區域“教聯體”正式成立,標志著雙方在科教融合領域邁出關鍵一步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偲,以及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、廣州市越秀區相關領導和學校師生代表出席。

揭牌儀式現場
根據合作協議,雙方將圍繞“資源共享、密切合作、協同育人、發展共贏”原則,重點推進高水平科學教育、共建創新實驗室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、教師能力提升等五項核心工作。

簽約儀式現場
市人大代表、廣州十六中黨委書記王勇在致辭中回顧了提出相關建議的初衷,并強調學校始終以“科創興校、實踐育人”為辦學理念。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攜手,旨在打通“科研資源進校園、創新實踐育人才”的通道,同時搭建了農林地區科學教育“教聯體”的網絡,必將為學校和越秀的科學教育注入強大動力,助力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邁出更堅實步伐。
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孫龍濤在致辭中強調,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在教育,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升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未來。他表示,此次合作是落實國家“雙減”政策、強化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舉措。廣州分院將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勢,推動高端科研資源下沉基礎教育,通過“科普進校園灣區百校行”“中學生英才計劃”等品牌活動,持續為廣東省中小學搭建高端科研資源與基礎教育深度對接的橋梁,讓科學的種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。
簽約儀式后,張偲院士以“向海圖強,青年擔當”為題,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場生動的海洋科學知識盛宴。他系統梳理了海洋科學的發展歷程與技術突破,結合我國深海探測、海洋生態保護、冷泉生態系統研究等重大工程,勉勵青少年“夯實基礎研究,勇攀科技高峰”,以實際行動服務海洋強國戰略。現場互動熱烈,學子們紛紛表示要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

院士講座
此次合作不僅是院校資源的深度對接,更是廣州市政府、越秀區及相關部門響應人大代表建議、推動“教聯體”協同建設的生動實踐,是區域科學教育生態構建的里程碑。未來,雙方將通過資源共享、機制創新、品牌共建,打造“立足廣州、輻射灣區、面向全國”的科學教育示范基地,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、人才強國貢獻力量。
附件下載:

